主页 > 金融 > 文章正文
金融

7旬老人被抬到现场取款?银行回应!

发布时间:2023-05-19 14:27:53
近日,江苏泰州一名老人被抬到银行取款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。有网友发视频称,一银行规定取款必须本人来,家属只好把老人抬到银行。银行负责人回应称,老人忘记密码后需要重置密码,需要本人来,但可以选择上门服务。这一事件也让人们对银行服务流程产生了疑问,那么,银行在服务中到底该如何更贴心呢?

 

众所周知,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担着平稳运行金融市场、促进经济发展、保护消费者权益等重要任务。而高质量的服务则是银行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而银行“取款必须本人来”政策饱受争议,则在于其缺乏服务功夫和人性关怀。

首先,银行应该正当化自己的服务政策,让 consumers 理解并接受体面和人性化的服务流程。比如,一些银行采用了包装印有取款、转账、查询等常用操作的指南,电话操作指导,宣传片和类型化的服务券,进一步加深顾客对银行服务的理解和认同,提升顾客的体验感。

其次,银行应允许家属为顾客提供更便利和扶持的服务。仅以老人为例,银行可提供如上门服务、寄送服务、儿女代办等方案。而银行应正确处理这些选项的具体操作流程,让顾客不至于因政策不够灵活而被迫寻求不便的解决方案。

同时,银行应该注意和客户沟通,倾听客户的需求,并充分尊重顾客的感受。在如此庞大的客户群体中,一些顾客可能会出现忘记密码、证件遗失、习惯性选择其他账号等问题,而这些问题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给出对应的处理方案,或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应变,以最大限度地维护银行和客户的正常合作关系。

除了自身服务的调整和变革,银行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,为顾客提供更智能、更便捷、更个性化的服务。使用互联技术进行顾客服务,可以大大减少顾客等待时间,提高效率,提高服务体验感。银行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每一位客户的购买力和需求特点,从而提供更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内容,让顾客真正感受到银行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服务。

综上所述,作为大众金融事业的重要一环,银行不仅要有专业的金融知识,还需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热情。作为金融行业的顶级公司,银行不应仅仅把重点放在机器的自动服务和指导上,而是应该加强人性化服务,深入了解、关心和理解客户的需求,真正实现顾客至上的企业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