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新闻 > 文章正文
新闻

南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惊艳网友:明朝遗物数量超10万件

发布时间:2024-06-15 15:30:49
  6月15日,据央视新闻报道,今日,国家文物局在海南琼海召开“考古中国”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,通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、二号沉船水下考古最新成果。

  经过为期一年的水下考古调查,两艘沉船的分布范围已经探明,并提取出水陶器、瓷器、原木等文物928件套。

  据介绍,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,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多部门,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、二号两艘沉船,开展了3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,现在确认:一号、二号沉船其年代分别属于明朝正德、弘治年间。

  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、环形区和条形区组成,遗物数量超10万件;其中核心区长约37米、宽约11米,由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、码放整齐的船货构成。

  目前船体可见10个以上分舱,船货主要为陶器、瓷器、铜器、铁器、竹木器等。

南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惊艳网友:明朝遗物数量超10万件

  专家介绍,一号沉船发现的文物中,最引人瞩目的是珐华器,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珐华器多为传世品,考古发现的历来罕见,一号沉船出现批量的珐华器,可谓惊艳天下。

  珐华,创烧于元代,盛行于明,清代逐渐衰退,乾隆以后很少烧制,后世学者常用釉色晶莹肥润、造型典雅雍容来描绘它。

  而发现珐华器的一号沉船,也直接证明了明代中期景德镇珐华器曾作为商品对外销售,成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又一个重要见证。

南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惊艳网友:明朝遗物数量超10万件